为扎实做好第六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初赛和推选工作,根据《关于举办安康学院第六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本次比赛的组织领导,学院成立比赛组委会,成员如下:
组 长:王克刚
副组长:宋权华
成 员:梁建勇、赵志强、丁礼磊、刘星亮、张 超、李 宝
秘 书:李 夏
二、专家组
由教学名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教学竞赛获奖教师组成专家组,负责比赛评审工作。
三、比赛原则与要求
1.落实立德树人。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依据专业和课程特点,融入课程思政和AI赋能教育应用的时代发展要求,贯彻OBE理念,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推动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融为一体,激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2.面向日常课堂。参赛课程应为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且本学期日常教学中正在实施的课程(课程需要持续到16周),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进度表等教学材料完备。
3.推动全员参与。面向学院全体教师,面向学院所有专业,促进全员提升。
4.坚持公平公正。严格按评选和推荐程序进行,推荐标准参照《安康学院第六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决赛评审标准》,更加公平公正激励教师更好专业成长。
四、赛程安排
学院初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预赛阶段,原则上本学期有授课任务的教师全员参加,主要评议内容为常规课堂教学。第二阶段为初赛现场评审,主要内容为现场教学、教学创新成果汇报(PPT),专家评委进行提问交流。
1.各专业选拔阶段(4月8日—4月20日)
选拔阶段由各专业分散组织,由各专业负责人、学院教学督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不少于2次的随堂听课(原则上全员参赛,其中各专业35岁及以下任课教师必须参赛),各专业按照推荐名额选拔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学院初赛。
专业(教研室) |
推荐名额 |
电子商务 |
1 |
电子信息工程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 |
物联网工程 |
1 |
大学物理教研室 |
1 |
信息技术教研室 |
1 |
2.初赛现场评审阶段(4月21日—4月25日)
参赛教师自选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提交参赛课程教学大纲、参赛选题的教学设计,完成不超过20分钟的现场教学(综合展示课堂教学创新的理念、思路、方法与效果)、不超过10分钟的教学创新成果汇报PPT(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教学创新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效应),专家评委提问交流(5-10分钟)等环节的评审。
3.推荐参加学校决赛的人员名单(4月28日)
根据学院初赛结果确定参加学校决赛的教师名单并上报参赛资料。
六、激励措施
1.学院初赛设立个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学院将颁发荣誉证书,推荐参加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学习。
2.比赛获奖情况作为教师年度评优评先方面的重要参考。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25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