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审核评估整改要求,明晰专业发展路径,提高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质量,全面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要求,年9月17日下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开展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暨专业负责人说专业活动。本次活动以“对标评估整改,深化学科内涵”为主题,围绕现有五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内涵提升,系统总结整改成效、剖析现存问题、共谋发展路径。学院领导班子、各系主任及专业骨干教师参会,会议由副院长宋权华主持。

在汇报环节,各专业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设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特色构建等角度阐述了专业建设与发展具体路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三阶递进式”产教融合改革为切入点,汇报了整改进展。在课程体系重构中增设《智能硬件开发》《嵌入式系统设计》等6门行业前沿课程,与企业联合开发项目化教学资源包;选派青年骨干教师赴学院实习企业挂职,聘请行业导师参与毕业设计指导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围绕“竞赛育人体系”,强调分层培养机制和课程竞赛融合,在《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导论》等课程中嵌入竞赛案例,同时设立“基础训练营—创新工作坊—学科竞赛梯队”,提升学生编程能力达标率。
物联网工程专业以“1+1+N”校企合作模式为亮点,强调与地方企业工程师联合开发《智能物联网概论》等课程,提升企业案例占比;推动实训革新,引入5G+工业互联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提升学生学习满意度。
电子商务专业聚焦“新商科”转型需求,强调了课程模块化改革,增设《直播电商运营》《大数据营销》等模块;与本地电商产业园合作设立“校园直播基地”,助推学生创业团队孵化和当地农产品营销。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以“四链融合”为框架,强调了课程体系重构,即新增行业前沿课程,构建“基础能力-岗位技能-行业拓展”三阶课程模块,融入华为大数据认证标准;通过组建跨学科竞赛团队,在数据挖掘挑战赛等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
会上,各专业就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答辩中专家提出的问题及后期修改完善等具体工作做了交流研讨。
院长王克刚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审核评估整改是专业建设的‘助推器’,更是学院内涵式发展的‘里程碑’”。我们要以提升专业建设内涵为抓手,推动电子信息硕士点建设,学院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持续推进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为培养“厚基础、强实践、善创新”的新时代信息科技人才保驾护航。
(撰稿/张超;审核/宋权华;发布/刘星亮)